百问百答
账号:青少馆  密码:123456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8月第8期
全文共925字读完全文约2分钟

6b8a30af5b20a87e8360006e9806d1d3.jpg

d9bed3a7c565bc7ce0ebdf556a3b9682.jpg
朱辞(国家海洋博物馆科研科普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经过从滩涂发掘到近海打捞,再到远海作业的历史进程,出水了大批文物。6月29日,中科馆大讲堂邀请到国家海洋博物馆科研科普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朱辞,为大家讲解我国水下考古的成果。

  Q 什么是水下考古?

  A 水下考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下考古是研究与古人类涉水开展的生产、生活相关的一切遗存的科学,包括港口、沉船、海上交流、贸易等;狭义的水下考古是指潜水进行的考古,以沉船考古最为多见。

  Q 从水下考古的角度,要怎么找到文物?

  A 《更路簿》是我国古代海南渔民在南海海域作业时使用的航海手册,记录了南海海域的地名和重要的海洋资讯。类似《更路簿》这样的文献,可以为考古调查提供一些线索;此外,渔民在出海捕鱼过程中,偶尔会从海中打捞上来一些文物,渔民的口述也是考古人员的重要线索;现在,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物探手段和水下实地探摸,确定水下遗存的准确点位。

  Q 近期,南海西北陆坡沉船考古发掘引发广泛关注。那么,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的重要文物是什么?

  A 2022年,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我国南海发现两处明代沉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和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其中,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出水了大量珐华器,惊艳天下。

  (责任编辑 / 王佳璇 美术编辑 / 韦英章)

读者调查问卷

  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填写《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读者调查表,编辑部将拿出《知识就是力量》出品的精美文创周边作为奖品,奖励给认真填写调查表的小读者哦!

173cde2bb31a720c5ff498f7eaacc84d.jpg

  上期幸运读者:王同学(吉林省长春市,手机尾号3300);赖同学(广东省佛山市,手机尾号5566);郭同学(湖南省株洲市,手机尾号6026)

bbf16e10bc744d69d8a27769137dfd37.jpg

下期预告

  在这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智慧农业照亮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之路。在下期,我们将从一粒种子出发,探讨智慧农业在田间地头的应用,开启一场关于智慧农业的知识之旅,感受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共舞。

  你知道如何给种子做一次“全身体检”吗?你知道遥感技术在农业中有哪些应用吗?你知道除了拍西瓜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检测西瓜吗?还有很多精彩,下期等你来!

201fb957e5ee481404b52ee545f3f766.jpg

往期

    百问百答

    扫百万书,读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