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与评价实践*
账号:青少馆  密码:123456
来源:英语学习2024年10月第10期
全文共4773字读完全文约7分钟

  摘要: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强调以大观念为中心统整单元教学内容,实现语言学习与单元育人的协同发展。在小学阶段开展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存在大观念提取不准确或不全面,教学过程碎片化、浅表化和评价形式化等问题,本文基于实践案例阐述如何以大观念、基本问题和持续评价为抓手统领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形成完整问题解决思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层面形成对大观念的深入认知,在实践层面提高迁移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大观念;基本问题;持续评价;小学英语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要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在教学中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教育部,2022)。大观念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架构起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实现内容、过程、价值的统一(王蔷等,2022)。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指将大观念作为单元教学内容的组织线索和价值引领,以理解大观念为核心,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开展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所悟解决问题,形成基于自我认知的价值观和行为表现,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问题分析与解决思路

  笔者在教学实践和观察中发现,当前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仍存在一定问题,并尝试归因如下:

  第一,大观念的提取不准确或不全面,难以在单元教学中发挥统领作用。这反映出部分教师对大观念认识不足,在提取大观念时缺乏抓手。

  第二,教学过程碎片化、浅表化,未能引导学生围绕大观念的探究展开深度学习。这反映出部分教师没有依据大观念整合教学内容,建立单元内的逻辑关系,且缺乏落实大观念的有效策略。

  第三,教学评价形式化,缺乏指向大观念探究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活动,这反映出教师没有围绕大观念开展多元评价活动。

  针对上述问题,本案例以包括提炼大观念、表征基本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预设评价方案和设计教学活动在内的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五步框架(周诗杰,2021)为基础,以大观念、基本问题、持续评价为主要抓手,阐述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分析

  本案例教学内容选自外研版《英语》(Join In)五年级上册Unit 5 A Party,本单元的主题为“派对”,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下“生活与学习”主题群,涉及子主题“丰富、充实、积极向上的生活”。教师研读单元内各语篇,整合教学内容,提炼主题意义,在此基础上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内容框架见表1)。

学情分析

  本案例授课对象为五年级学生。他们对“派对”主题兴趣浓厚,也曾在三、四年级学习过食物相关主题,在学习本单元时具备一定语言基础。

  在主题认知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派对了解较少;此外,学生因年龄较小,通常只是派对的参与者,对如何规划与组织派对缺少知识。

  在成长需求方面,五年级学生正处在从儿童过渡到青少年的阶段,他们重视同伴交往,初步具备抽象逻辑思维。学习本单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规划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

  1. 有效提取大观念,发挥统领作用

  在单元教学中有效提取大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建构系统的新认知结构,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进而形成持久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表现。为帮助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提炼具有概括性、普遍性和迁移性的核心观念,笔者归纳了提取大观念的五个步骤,即:依据《课标》主题内容,进行宏观定位;依据学情,分析成长需求;依据语篇研读,分析主题意义;依据主题意义,建构大小观念;依据大观念,确立单元目标。本案例中,教师依据上述步骤将本单元大观念确定为“精心筹备派对活动,积极体验人际交往”,将小观念确定为“了解常识,丰富认知”“反思问题,提炼原则”“运用原则,实施行动”。

  2. 凝练基本问题,达成深度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对大观念的深度理解,教师首先应依据大、小观念,对照《课标》要求,重组教学内容。通过横向建立主题与内容间的关联,纵向深挖育人价值与文本内涵,向外扩展语言的外延与语用,逐步建构一个以大观念为引领,以小观念为支撑的立体的、系统化且结构化的单元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大观念生成大问题(big question),然后再基于小观念拆解为可理解的、逻辑连贯的核心问题(essential questions),形成完整的基本问题链。

  本案例中,教师将单元大问题确定为“What is an ideal party?”,将三个核心问题确定为“When talking about party, what comes into your mind?”“What are the general problems of having parties?”和“How to organize an ideal party?”。单元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3. 实施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评价

  基于大观念的教学评价旨在考查学生对大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在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反馈和改进依据。教师要将教学评价贯穿单元教学始终,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确保评价活动与单元目标相一致。

  (1)课时教学活动与过程性评价设计

  本案例中,教师以问题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参与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进阶式建构单元大观念,形成了一个完整、递进的大观念建构流程,并将持续的过程性评价贯穿学习始终。下面以本单元指向小观念“运用原则,实施行动”达成的第四课时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课时核心问题:How to organize an ideal party?

  活动1:按照Who、Where、What、Why、How五个方面结构化学习对话内容,获取和梳理对话信息。

  评价形式:观察和提问。

  评价操作:教师根据提问、练习、表演对话等判断学生能否准确提取信息,对学生的沟通协商能力进行评价。

  活动2:引导学生基于主题知识结构,了解并提炼对话语篇中提到的筹备派对的基本流程,通过操练活动内化语篇内容。

  评价形式:观察。

  评价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提炼的对话结构和表演情况,判断学生的表演是否真实得体,对学生的语言内化与运用程度进行评价。

  活动3:学生对照板书回顾对话,依据对话结构,讨论筹备派对的流程,形成评价派对组织是否有效的标准。

  评价形式:观察和提问。

  评价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提炼的派对筹备步骤,判断学生概括的信息是否准确,评价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活动4:学生在小组内依据派对主题,讨论物品准备、人员分工和活动安排,完成派对筹备清单。教师要求学生借助语言框架展示讨论过程。

  评价形式:观察和提问。

  评价操作:教师根据小组合作和小组展示,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方式,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能否运用生成的评价标准筹备派对。学生自评表如表2所示。

  (2)单元终结性评价设计

  单元终结性评价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大观念的落实。在评价形式上,教师可采用单元作业、单元学习总结或单元项目化成果等形式,呈现单元学习后的学习成效。在评价类型上,教师要通过分层分类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指标上,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明晰评价标准,外显评价效果。

  下面以本单元项目化成果“派对实用指南”为例说明如何进行单元终结性评价。

  教师在单元学习伊始设计以下驱动性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参加过不少派对活动吧?你们喜欢参加派对吗?你们参加过哪些派对?你们参加派对时的感受如何?如果让你组织一次派对,你想组织什么派对?你知道如何组织一场理想的派对吗?接着,教师揭示单元主题,并布置单元学习结束后需完成的单元大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一本实用派对指南手册。

  评价标准:教师针对派对指南手册内容(包含不同主题的派对介绍、派对邀请函示例、派对礼仪介绍、派对筹备清单)设计评价量表(见表3),指导各小组开展学习。单元学习结束后,各组展示手册,由其他小组及教师依据量表进行评价。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多数学生对于派对的认识较为浅显,认为派对主要能为他们带来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从收集的单元学习反馈结果来看,学生通过单元学习能认识到,派对不仅是纵情欢乐的聚会,也是体验文化、学习礼仪、增进感情、促进交往的社交活动,并能够基于单元所学,掌握组织和筹备派对相关知识,从而达成了本单元的育人目标。

反思与展望

  本案例中,教师围绕大观念、基本问题和持续评价三个要点,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步骤。通过建构解决问题的完整思路,教师将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教学过程由对抽象概念的持续性理解转化为对具体问题的逐步解决,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在理解层面形成对大观念的新认知,在实践层面提高迁移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及团队将进一步探索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教学评价体系。例如,本案例的过程性评价设计还是评价活动的机械组合,今后我们将尝试使用IPA评价理念(integrated performance assessment),通过解释性评估(interpretive assessment)、互动性评估(interactive assessment)和展示性评估(presentational assessment)来全面评估学生在特定单元的综合表现,以更好地改善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分块组合式的教学状态。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蔷, 孙万磊, 赵连杰等. 2022. 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与价值[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 (4): 3—14.

  周诗杰. 2021. 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探析[J]. 课程·教材·教法, (12): 88—93.

  *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23JB303)的阶段研究成果。

外指委委员点评

  开展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育人方式转变,发挥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实施路径。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不到位,且缺乏具体可以参照的样例,出现了大观念提取考虑不全面,教学过程碎片化、浅表化,教学评价形式化,不能将教、学、评一体化思考,教学实效性差,育人效果不佳等实际问题。本案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依托具体教学实例一步步指导教师如何科学提炼大观念、针对大观念生成大问题,将服务于大观念建构的小观念拆解为可理解的、逻辑连贯的核心问题,形成完整的基本问题链,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预设评价方案和设计教学活动,逐步构建了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五步框架,为教师以大观念、基本问题、持续评价为主要抓手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提供科学具体的施工图。体系化的设计与实施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规划,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实施与评价能力。到2026年秋季,小学英语四至六年级才能完成教材的迭代更新,现阶段亟需具体的单元案例和具体的单元设计工具,以指导教师用好现行教材开展好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从而使《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该案例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可供一线教师参考借鉴。

  张宏丽(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往期

    例谈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与评价实践*

    扫百万书,读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