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2021年宇航发射取得“开门红”
1月20日0时25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天通一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2021年宇航发射赢得开门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
天通系统于2020年1月正式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此前已发射两颗卫星。天通一号03星将与在轨的01、02星组网,构建我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对亚太区域的覆盖,提升我国卫星通信服务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另外,此次发射的长三乙火箭实现了对主力构型仪器舱的统一设计,这是长三乙火箭“去任务化”在技术方面的最后一步,意味着该火箭批生产工作迎来新的里程碑。

(景骢)
“面向空间站运营的低成本 货物运输”方案开始征集
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全面建成,之后进入常态化运营与应用阶段,货运飞船每年要进行2~3次补给。
为丰富空间站运营与应用阶段的货物运输途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期发布了征集“面向空间站运营的低成本货物运输”方案设想的公告,拟探索发展低成本货物运输手段,形成对基本物资运输系统的必要和有益补充,构建起灵活高效、形式多样、成本低廉的货物运输体系。
公告指出,各单位可自行提出系统完整的空间站货物运输方案设想,也可就运载火箭、货运飞船、返回飞行器等具体内容开展方案设想工作。方案设想需包括技术途径描述、功能覆盖性分析、运输成本分析、工程可行性分析、建议承研单位及工作基础。
方案设想需以单位名义现场提交,截止日期2021年2月28日。
(驭驰)
【短消息】
长四丙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卫星和微纳技术试验卫星
2020年12月27日23时44分,长征四号丙遥三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卫星及微纳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十三五”期间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为了确保火箭二级残骸落到公海,长征四号丙遥三十五运载火箭此次发射更换了发射场。未来,长征四号系列火箭将有过半任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
嫦娥五号轨道器开展拓展试验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在与返回器分离,完成既定主任务后,开展拓展任务,启程飞往距离地球约150万千米的日地拉格朗日L1点,对其进行环绕飞行并开展探测试验。任务目标包括验证地球—日地L1点转移轨道的设计与控制技术,验证L1点环绕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对日地L1点附近光照、辐照等环境进行检测,验证相关分系统的适应能力,并择机开展日凌期间探测器与地面的测控通信试验。
航天科技集团宇航发射任务40+,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
1月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 2021年度型号工作会。会议指出,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进入关键实施阶段,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天问一号实施我国首次火星“绕、落、巡”探测;将重点开展空间站实验舱、载人月球探测关深阶段的研制工作,重点加快推动北斗导航国家战略在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