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新航线
账号:青少馆  密码:123456
来源:太空探索2021年2月第2期
全文共6490字读完全文约10分钟

fb9d9dea0b615a710176d88b78776972.jpg
美国

“猎鹰9”发射大型静地卫星

  2020年12月14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天狼星XM公司(SXM)的SXM-7大型大功率数字音频无线电业务(DARS)卫星。

  本次发射采用了此前已用过6次的一枚第一级火箭,编号B1051.7。这是该公司第二次让同一枚火箭第七次参加发射,所用两瓣整流罩之一也是复用品。本次发射中所用的火箭和整流罩再次实施了回收。

  SXM-7卫星由麦克萨技术公司建造,采用SSL-1300系列平台,发射质量近7吨,工作在S波段频谱,设计寿命15年。功率超过20千瓦,并设一个大型展开式天线反射器,可无需在地面设置大型抛物面天线的情况下向美国、加拿大、波多黎各和加勒比地区的无线电广播用户提供娱乐和信息广播服务。

  (小默)

“电子号”发射SAR星座首星

  2020年12月15日,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号”小运载在新西兰北岛玛希亚半岛的欧尼努伊站发射了日本合成孔径雷达(SAR)星座创企合成视角公司的首颗卫星“长耳鹰”α。卫星被送入高约500千米的一条太阳同步极轨道。这是电子号火箭的第17次发射,也是2020年的第7次和最后一次飞行。本次发射未对火箭第一级实施海上溅落回收。“长耳鹰”α原本要由阿里安航天公司采用织女星火箭采用拼单方式在2020年发射。“电子号”的运载能力相对较小,重150千克的“长耳鹰”α是其本次发射所携带的唯一有效载荷。

  合成视角公司的“长耳鹰”星座拟设30颗100千克重的卫星,将用来提供地理空间数据产品,分辨率为1~3米,主要面向商用。“长耳鹰”α是该星座中的首颗卫星,配备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用于技术验证。星上两块展开式帆板一面为太阳能电池,另一面则是X波段雷达天线。

 (小默)

9b3d14cec269c4a39280be4d668701bc.jpg

美国发布行星保护战略

  美国近日发布由国家航天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牵头一个跨部门工作组制定的《国家行星保护战略》,阐述了要开展的行星保护政策修订工作。该行星保护战略有三大目标。一是制定一项基于风险评估和科学的指针,减缓所谓正向污染,即地球生命给其他星球造成的污染。它还指示对行星保护在私营任务有效载荷政府审批环节的地位开展一项评估。第二大目标是寻求避免反向污染,即任何地外生命有可能给地球造成的污染。该战略指示相关部门建立各种框架来评估样品回送任务和其他反向污染渠道的风险,并建立此类任务的审批框架以及从地外带回物质的安全处置规程。由于一些公司开展外星球探测任务尤其是火星探测任务的能力日益提高,兴趣也越来越大,该战略的第三大目标是寻求在行星保护问题上吸纳私营部门的观点,并对其有关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小默)

“猎鹰9”发射土星

  1月8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了土耳其卫星公司的土耳其星5A通信卫星。这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今年的首次发射任务。

  本次发射采用了此前已用过3次的一枚第一级火箭。在本次发射中,该箭又成功实施了海上落船回收。本次发射所用整流罩两个半罩此前各用过一次。该公司的两艘整流罩回收船要对这两瓣整流罩再次实施回收。

  “土耳其星5A”由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建造,土企业也参与了很多工作。卫星采用“欧星”3000EOR全电推平台,发射质量约3400千克,配备42路Ku波段转发器,将部署到东经31度轨位,用来向土耳其、中东、欧洲、非洲大部等地提供电视广播和数据传输服务,设计寿命15年,寿命末期功率12千瓦。卫星装有等离子体推力器,将用约4个月完成轨道提升。“空客”还在为土方建造称为“土耳其星”5B的第二颗卫星。该星发射质量约4500千克,配备Ku和Ka波段高通量卫星(HTS)有效载荷,定于今年下半年由“猎鹰9”发射。

  (江山)

fc89ba8bf44e4f668ad6a40a0ca39801.jpg

“黑杰克”计划下2颗卫星受损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透露,拟随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即将进行的一次拼单任务发射上天的两颗卫星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有效载荷处理设施内受损。据称,事故发生在卫星吊装过程中,当时有效载荷分离系统意外松脱。这两颗卫星原本拟在该公司“运输者”1拼单任务下由“猎鹰9”火箭送入轨道。作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首次专享拼单任务,将把商业和政府客户的数十颗小卫星送入一条太阳同步轨道。

  受损的两颗卫星属于“黑杰克”计划。该计划由DARPA和空军研究实验室负责,要在低地轨道部署一个小卫星星座。这两颗卫星名为“曼陀罗”1和2,属于实验性卫星,用来在“黑杰克”卫星实际部署之前预先验证卫星星座自主和光学星间链路等先进技术。面对两颗卫星在事故中受损的情况,相关各方正在分析事故原因,制定整改办法,并评估卫星受损情况。

  (江山)

6c74bcf932b15f960760a02fb01f7745.jpg

美选定“机组”3任务航天员

  美国宇航局已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未来一次国际空间站商业载人运输任务选定了3位航天员,同时保留了同俄方交换座位的可能性。美宇航局和欧空局已选定美国航天员拉贾·查里和汤姆·马什本以及欧空局航天员马塞厄斯·莫勒执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机组”3任务。这次商业载人运输任务定于2021年秋发射。美宇航局和欧空局并未公布谁是“载人龙”飞船上的第4位乘员,但表示将在由美国宇航局及其国际伙伴研究审议后于晚些时候加入。迄今只有美国宇航局、欧空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航天员被安排参加商业载人运输任务。美国宇航局已表达了与俄方组成“混编机组”的意向,也就是允许俄方派航天员乘用美方商业载人飞船,以此换取俄方允许美国宇航局航天员乘坐俄联盟号飞船。

  (小默)

fa1837f95f332c30af96cd12e9bdfeed.jpg

“星船”SN-9首次进行发动机试车

  1月6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其位于南得克萨斯博卡奇卡村附近的设施对“星船”SN-9原型试验箭的3台“猛禽”发动机进行了首次静态点火试车。若一切顺利,该箭将会很快进行一次试飞。不过,“SN-9”在升空试飞前可能还会再进行静态试车。“SN-8”在高空跳飞前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了4次静态试车。

  (江山)

2021财年美宇航局预算为232.71亿美元

  美国国会批准的2021财年综合开支法案将为美国宇航局拨款232.71亿美元。这比2020财年美国宇航局实际得到的拨款多了6.42亿美元,但比该局当初252.46亿美元的申请额低了近20亿美元。该法案由众参两院版本折衷而来。众院通过的一项开支法案拟拨给美国宇航局的预算与2020财年持平,而参院版法案则拟为该局拨款234.95亿美元。

  (江山)

ef01d6e2964891621c6d2ffc720e372c.jpg
美国发布空间核动力战略

  近日,美国发布名为“空间核动力与推进国家战略”的“第六号航天政策指令”(SPD-6),阐述了联邦政府各部门在表面核动力系统和核热推进等项能力建设方面的责任分工和合作领域。文件有很大一部分是核动力与推进系统的发展路线图,要在20年代中期建立起表面动力与空间推进系统所需的铀燃料处理能力。美国宇航局要在20年代中后期完成一个探月任务用表面核动力系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并要求能扩展到供后续火星探测任务使用。它还确立了在2030年前研制出先进放射性同位素发电系统的目标。SPD-6所针对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同类型铀的使用。SPD-6限制在空间核系统上采用高浓缩铀,但却未禁止。

  (小默)

“火神”预计年底首飞

  联合发射联盟公司新型“火神-半人马座”火箭将在2021年底具备首飞条件。首飞要发射的是宇宙机器人技术公司的“游隼”月球着陆器。

  “火神”首飞时间一再推迟的原因是一直未能拿到适于飞行使用的一级BE-4主发动机。发动机制造方蓝色起源公司2020年交付了两台地面测试用的“探路型”发动机,但飞行正样发动机要到今年夏天才能运抵联合发射联盟公司位于阿拉巴马州迪凯特的工厂。

  (小默)

96d581d6582936bb7153b96b914ede4b.jpg
俄罗斯

俄“安加拉A5”型火箭再次试飞

  2020年12月14日,俄罗斯安加拉A5/和风M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进行了一次试射,把重约2400千克的IPM-2模拟卫星送入目标轨道。在和风M上面级实施了4次变轨机动后,星箭分离。上面级随后又实施了两次变轨机动,进入一条坟墓轨道。为保证即便抵达路线有大的偏差,上面级也会远离静地轨道,本次发射的轨道比静地轨道高出1107千米,但倾角与赤道面一致。

  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承担安加拉系列火箭研制工作。这是“安加拉A5”型火箭的第二次试射。该型号2014年12月23日在普列谢茨克进行了首次试射,当时发射的也是一颗模拟静地轨道卫星,被称为IPM。

  安加拉系列火箭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研制生产的第一种运载火箭。俄其他火箭都以苏联时期的型号为基础。俄拟将该系列火箭作为其航天计划未来的主力火箭,取代包括“呼啸号”和“质子号”在内的一些老型号,用于向各种轨道发射各类有效载荷。该系列将在俄北方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和俄新建的东方航天港发射,而不再依赖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提高俄航天活动的自主性。安加拉系列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组合构成轻型、中型和重型型号。“安加拉A5”200千米轨道运载能力为24.5吨,静地轨道运载能力为5.4吨。

  (江山)

6ed42b4c8fa84f85fd8dad1bd678d7b5.jpg

俄披露后续月球探测计划

  俄航天局透露,根据首次飞往月球的时间,俄航天局正在开展发射场、测试和运载火箭等方面的准备工作,预计2023年在东方发射场由安加拉火箭首次发射名为“鹰”的新型飞船。该飞船可搭载4名航天员,是俄载人登月的核心设备,也可以用于近地轨道任务,未来将替代现役的“进步”和“联盟号”飞船。此外,俄计划今年发射月球-25探测器,该探测器由拉沃奇金设计局研发,主要任务是验证月球软着陆技术。之后,俄罗斯将发射月球-26号探测器,它将在绕月轨道上探测和寻找未来的月球着陆地点。“月球-27号”将执行月球取样返回任务。

  (江山)

963adf491508a70b30c23679bf58358e.jpg
欧盟

“联盟号”发射一网卫星

  2020年12月18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及其下属参股子公司斯达西姆公司经营的俄制联盟2-1b/“弗雷盖特”型运载火箭在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了一网公司的36颗组网卫星。卫星被送入450千米高的轨道,随后要利用自身电推进系统升至约1200千米的工作轨道。这是一网低轨宽带互联网星座的第三次全面组网发射,也是“一网”走出破产保护后的首次组网发射。这也是“一网”的组网发射首次在东方发射场进行。至此“一网”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10颗。

  包括本次发射,“一网”预计将通过与阿里安公司签约的余下16次“联盟号”发射在2022年完成由650颗卫星组网的初期星座部署工作。发射将以大概每月一次的频率进行,在2021年底前实现对北极区域的覆盖,2022年5~6月份实现全球覆盖。该公司对北极区域的定义是北纬50度以上。

  “一网”的卫星由“一网”同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合资的一网卫星公司建造,采用氙等离子体推力器,配备与用户和地面站连接用的Ku和Ka波段天线,每颗发射质量147.5千克,采用1200千米、倾角87.9度的低地轨道,通量至少为8吉比特/秒,设计寿命5年以上。前10颗原型卫星在法国建造,其他卫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新建的一座工厂生产。该厂设有两条生产线,日产两颗卫星。

  (小默)

“联盟号”发射法第二颗高分侦察卫星

  2020年12月29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俄制联盟STA/“弗雷盖特”M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法国武器装备总署的“光学空间组件”(CSO)2高分辨率侦察卫星。CSO卫星将接替法现役“太阳神”2侦察卫星。卫星由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和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承造,设计寿命至少为10年。“空客”负责提供灵活的“宇宙星”1000平台和航电设备,并负责总装测试和交付。“泰阿”空间公司负责提供高分辨率光学仪器。“CSO-2”发射质量为3562千克,采用480千米轨道,能提供地面分辨率约20厘米的极高分图像。法国相关部门透露,包括卫星、发射和地面系统升级费用,法国政府共要为新一代CSO侦察卫星编队耗资超过15亿美元。

  (小默)

03454ca0e83a78a98d3156e74aa2fb72.jpg

欧空局选定新局长

  欧空局理事会已选定由约瑟夫·阿什巴赫(图右)来接替现任局长简·沃纳,担任该局下任局长,沃纳在一篇博文中宣布,将在2月底辞职。这将让新局长约瑟夫·阿什巴赫能在3月1日正式走马上任。阿什巴赫自2016年起担任欧空局对地观测项目主管和设在意大利的欧空局对地观测中心主任。

  阿什巴赫认为其重点工作之一是要更好地界定欧空局同欧盟的关系。欧盟对航天的重视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承担了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经费,并为哥白尼对地观测计划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经费。第二项是欧洲航天商业化。第三项是要提升欧空局自身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运作成本。欧空局选定阿什巴赫作为其下任局长赢得了欧洲公司和机构的广泛称赞。

  (小默)

5fdcea370990768cebfc37aa5d3c451e.jpg

电缆接错导致“织女星”失败

  欧空局针对织女星火箭2020年11月17日发射失败完成了同阿里安航天公司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认定任务失败的原因不能归咎为设计鉴定缺陷,而是火箭AVUM上面级一个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内的两条电缆被装反,引起上面级发生翻滚,最终导致火箭被毁,并提出了整改建议,希望织女星火箭能在2021年初恢复发射。火箭前三级均工作正常。调查给出的建议分两类。一类是要对下2枚织女星火箭开展进一步的检查和测试,查找类似缺陷。另一类建议涉及改进火箭总装和测试规程以及改善工人和检验人员培训工作。

  (小默)

df96dc20fa2c0bbc60e895659f7e4992.jpg
英国

英脱欧后继续参与“哥白尼”计划

  英国和欧盟达成的一项协议将允许英继续留在“哥白尼”对地观测计划内。具体来说,协议允许英国在欧盟最新一个多年度财政框架7年的时间跨度内参与“哥白尼”计划。“哥白尼”计划是欧盟和欧空局之间的一项联合计划,由二者共同出资。英国虽然正在离开欧盟,但却依旧是欧空局成员国。按照协议,英国应以与其他参与国同样的方式参与欧盟航天计划的“哥白尼”部分,并受益于“哥白尼”服务和产品,包括利用“哥白尼”卫星数据来开展边境和海上监视的“哥白尼”安全服务。

  (小默)

382d62d66a17d4a3aa6601ba6e8142a3.jpg
印度

印发射一颗通信卫星

  2020年12月17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CMS-01通信卫星。ISRO 最近开始采用通用性名称为其通信和遥感卫星命名,即在CMS(通信卫星)和EOS(对地观测卫星)后面加序列号。2020年11月7日发射的一颗雷达卫星率先启用了遥感卫星新命名办法,被命名为EOS-01。

  CMS-01原名“静地星”12R,采用I-1K平台建造,发射质量1410千克,配备12路扩展C波段转发器,部署在东经83度轨位,用于向印度大陆、安达曼尼科拉群岛和拉克沙群岛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天气预报和其它公共服务信息,设计寿命8年。

  (江山)

ec74d40ddc8693c84073ea0365d7c06a.jpg

印透露十年航天规划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公布了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可重复使用和重型火箭、先进推进系统、下一代宇航电子、先进材料、动态空间应用和天基服务高效集成以及先进空间科学任务,并扶持私营航天活动。

  ISRO各中心和下属单位都按要求制定了十年规划。维克拉姆·萨拉伯依航天中心的任务是提升火箭研制实力,掌握重型运载能力,实现部分和完全重复使用,并开展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液体推进系统中心将发展半低温推进能力,把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将近5.5吨。该中心还将研发液氧/甲烷推进以及绿色和电推进技术。

  印度在新的一年里将开展多项航天任务,包括“小卫星运载器”首飞、业务型静地成像卫星发射和“月球3”探月任务发射。“日天”L1太阳探测器和“印度数据中继卫星”首星预计也将在2021年或2022年初发射。“天舟”载人航天项目首次不载人试飞定于年底进行。

  印最近起草了“天基通信政策法案”,还要组建国家航天促进与授权中心(INSPACe),推动和扶持本国航天企业发展。此外,印度希望通过启用新建的一座发射场来给航天私企发展带来一次大的推动。

  (江山)

责任编辑:陈彩连

往期

    太空新航线

    扫百万书,读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