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阐释过读书的三重境界,而我第一次带一年级小朋友,一天、两天、三天……好难啊、还可以、不错哟,这三组词完美的解读了我的心路历程。然而教学需要一步步的成长,在和小朋友的交流和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小朋友两步教学法”:一要有妈妈的爱心——引导,二要有苦口婆心——养成习惯阶段。
一、怀有妈妈的爱心——引导阶段
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无论其生理、心理,还是其生活、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阶段,作为老师要时刻充当妈妈的角色,用妈妈般的爱心呵护小朋友,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小朋友的问题,让小朋友爱上老师、爱上校园、爱上新鲜的知识。对小朋友多鼓励少批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要随意责骂讽刺甚至打骂孩子。以免造成小朋友心理上的阴影。课间多陪陪小朋友,辅导小朋友作业,去图书馆看书阅读,打球,跑步,还有其他小朋友喜欢的娱乐活动。入学第一天,课间我带领全部小朋友熟悉我们的校园,讲述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小朋友尽快熟悉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熟悉的氛围”。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小朋友们适应新学校的环境,感受到自己是这所大家庭的一员。
二、“婆婆的啰嗦”——养成习惯阶段
学习习惯的养成比知识更重要,基础比课堂进度重要,一年级就要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老师提的要求要明确,多示范,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要放慢速度,降低难度,分步进行。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把学生应该掌握的规则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比如课前问好按照先坐、再起立、问好、最后再坐,比如听、说、读、写的顺序进行训练,其中读、写训练语文数学两位老师可做好分工;一节课一个重点,落实到位,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则自然而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