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账号:青少馆  密码:123456
来源:英语学习2024年8月第8期
全文共6720字读完全文约10分钟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外研版《英语》(新标准)七年级上册Unit 1 A new start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为例,探讨教师如何研读语篇并确立育人蓝图,如何在主题引领下设计问题链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结构化知识,以及如何通过整体设计单元作业来促进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同时,本文还阐述了教师应如何运用评价任务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以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问题链;单元作业设计;评价;初中英语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育部,2022)。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可以解决中学英语教学碎片化问题,有利于体现课程育人价值,整体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崔允漷,2019;李宝荣等,2023)。《义教新课标》还指出,主题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教育部,2022)。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思维发展水平,以及语言学习的整体效果。

  然而,笔者在大量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教师对教材语篇材料的编排逻辑理解不足,导致授课过程中语言知识呈现零散化,难以对主题意义进行深度探究,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研究者发现,部分教师尚需培养基于语篇分析提炼主题意义的能力,学习如何创设具有关联性、整合性的学习活动,以及设计有效的评价活动(李宝荣、国红延,2023)。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使用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初中教材深入开展单元整体教学,通过解读单元多模态语篇内容,确定不同语篇的主题意义及单元主题探究任务,在此基础上融合设计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结构化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教学,是指以主题为纲统整单元内容,以主题意义为主线设计单元目标,以大问题解决设计学习过程,以主题意义生成设计评价方式的单元统整设计思路(张金秀,2019)。为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清晰地了解和遵循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路径(李宝荣等,2023)。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归纳了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深入研读语篇,确立单元育人蓝图

  《义教新课标》强调,教师应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教育部,2022)。因此,教师要基于《义教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深入解读教材单元中的多模态语篇及其所蕴含的主题意义,通过仔细分析教材语篇内容的内在逻辑,挖掘语篇之间潜在的育人联系,进而结合学情,确定解读角度并提炼单元主题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从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语篇的语言特征及其与主题的关联,从而确立教学重点,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语篇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构建单元育人蓝图。

  2.以主题为主线,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义教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通过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以此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育部,2022)。

  为解决学习活动碎片化的问题,教师可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核心要素,设计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关联性的统领性问题,形成单元问题链。问题链指一连串相对独立、紧密关联且具有系统性的问题(李宝荣,2020),能够帮助学生整合单元中各语篇的零散信息,建构结构化知识体系。作为问题链的主线,核心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语篇的中心思想,即“是什么”(What)的问题;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为什么”(Why)的问题;表达主题意义所采用的文体、篇章结构、修辞技巧,即“如何表达”(How)的问题(李留建,2022)。同时,教师还可根据语篇内容,设计与单元主题探究相关的追问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意义探究中进行隐性的语言学习,还能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单元问题链。

  3.以主题为主线,整体设计单元作业

  作业在教学环节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单元教学目标为指引,对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进行整体规划(教育部,2022)。在设计单元作业时,教师应努力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将课堂所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设计类型多样的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后深入探究主题意义,巩固和拓展学习成果。

  4.设计有效评价活动,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课堂评价对教与学都有积极意义。《义教新课标》提倡“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以此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育部,2022)。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一方面要将过程性评价贯穿单元学习活动的始终,以评价监控单元学习活动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根据单元输出任务精心设计终结性评价量表和自我评价表等,以检测学生的单元学习成果,并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为了明确和直观地阐述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笔者将以外研版《英语》(新标准)七年级上册Unit 1 A new start作为教学实践案例。

  1.教材整体规划与板块设计

  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初中教材单元设计以主题为核心,将课程内容的六要素紧密相连。每个单元都包含五个主要板块:Starting out、Understanding ideas、Developing ideas、Presenting ideas和Reflection。在Starting out板块中,教材通过单元标题、单元概述、章首图和问题以及热身活动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单元主题。单元概述明确列出了单元的学习目标、活动任务及评价标准,为教师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育人框架。而Understanding ideas板块和Developing ideas板块则分别围绕单元的不同子主题展开,其中的活动设计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此外,各板块的子主题输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语言支持,如思维导图、问题链及Useful expressions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体系,深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

  2.单元教学设计核心脉络

  本单元教学设计紧密围绕“A new start”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叙事文本、口语对话、日记、音频、视频等多模态语篇,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旨在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并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基于对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教师将本单元的主题意义确定为“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迎接崭新多彩的初中生活”,并将单元划分为五个课时,设计了一系列有逻辑的、层层递进的“教—学—评”一体化活动。单元课时划分结构图如图1所示。

  在第一、第二课时,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不同国家开学第一天的活动;通过阅读语篇,认识到独立思考能力在初中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日记,了解一节难忘的课,对初中生活形成初步的印象。在第三课时,学生通过听力活动和讨论活动,认识到初中生活中即将面临的挑战,例如学习时间管理和调整学习方法等;通过与同伴口头对话,讨论如何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在第四课时,学生通过阅读父母写给Mia的一封信,深入了解了初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并从Mia父母给出的建议中学习如何为初中生活做好准备,然后通过撰写回信,从Mia的角度描述自己将如何应对初中生活中遇到的变化和问题。第五课时为活动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本单元的综合任务,即以海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在初中第一周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这一学习过程强化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

6c20e4d5306825a002ca21005a9ca6be.jpg
图1. 教材Unit 1 A new start单元课时划分结构图

  3.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的重点展示

  (1)以主题为主线,整体设计教学活动

  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始终以问题链为抓手,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从而实现主题意义探究、思维层次提升和语言能力构建的三者融合。笔者以本单元第二课时的一个语篇为例,阐述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教学中问题链的具体构建。

  这个语篇为记叙文,以日记形式叙述了作者在初中第一节英语课上的难忘经历。作者讲述了自己做自我介绍时,因过度紧张而答非所问,但英语老师以友善而幽默的方式巧妙化解了自己的尴尬,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设计语篇的核心问题时,教师以语篇开头“I had a great lesson today.”为切入点,围绕“A great lesson”这一主题设计了四个核心问题:

  问题1:Who is the writer of the diary?

  问题2:What happened in that lesson?

  问题3:How did the writer feel?

  问题4:Why was it a great lesson?

  这些核心问题属于具有挑战性的统领性问题,不仅与本课时的主题紧密相关,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学生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起到了主导和支撑作用。结合语篇内容,教师又围绕这些核心问题设计了子问题群,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适时追问,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主题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问题1“Who is the writer of the diary?”为例,教师设计了如下子问题:

  问题1.1:Do you think Fine is a common name?

  问题1.2:Why did the writer use Fine as his name in the diary?

  通过设计追问问题,教师将核心问题进行层次化的分解,为学生提供思考路径,引导他们进行有序思考和逐步解答。

  (2)以主题为主线,整体设计单元作业

  为了能够促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得到落实,教师在单元教学中,还要关注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王月芬,2022)。在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围绕单元主题意义,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制订了单元整体作业目标,即学生通过完成本单元的作业,巩固并运用所学有关语言,以回信及制作海报等形式描述自己的初中学习生活及感受、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思考解决办法。

  在本案例中,单元作业目标通过五个课时来达成,保障了作业的整体性、连贯性和进阶性。第一课时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和自身生活经验,回顾初中第一天的活动内容和初中第一节课的内容,写出当时的感受;第二课时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回忆一堂难忘的课,并运用前两课时所学的语篇结构、内容和语言,描述这堂难忘的课的相关内容和自己学习所得;第三课时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上针对初中遇到的挑战、问题及解决建议的相关讨论,思考并写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挑战及对应的解决办法;第四课时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第三课时的作业内容,借助课堂所学的语篇内容和语言知识,给Mia的父母回信;在第五课时,学生在课上运用前四课时的作业内容制作海报,描述初中的学习生活面貌,作业为在课下修改并完善海报。

  上述作业设计围绕单元主题,紧扣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师整合各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任务,并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情境,不仅能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深化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为学习下一课时和完成单元综合任务做充分的准备。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深入反思并真切体会初中的学习生活,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3)有效实行教学评价,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在本单元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评”一体化的协同育人功能,将评价设计融入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本单元第四课时的教学实录阐述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在学习理解活动中的感知与注意环节,教师以两个问题 “What problems do new junior high students face?”“ Who will you ask for help when you have problems?”引入教学。在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分享观点的同时,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判断学生的主题背景知识和语言储备情况,以口头反馈的形式进行评价,进而明确教学重难点。

  在获取与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浏览文章并回答基于文本内容的两个探究性问题:“What do Dad and Mum tell Mia in each paragraph?”“ What does ‘journey’ in the title mean?”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学生表现,判断他们能否通过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能否借助关键句加深理解语篇,并推断出journey一词的含义。其间,教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即时点评和鼓励,并及时帮助和指导能力较弱的学生。

  在迁移创新阶段的活动中,学生需要利用所学语言知识和写作框架撰写回信。教师在学生进行写作前,通过问答和讨论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语言支架和内容支架,有效推进和落实教学任务;在写后环节,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写作核查表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等角度进行自评,反思写作内容,促进自主学习。

  教师也为本单元制作海报的综合任务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的指导和抓手,使学习有章可循。在制作海报前,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量表(见表1),确定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在制作海报的过程中,学生依据评价量表,从内容、语言表达、准确度和书写设计等方面规范自己的写作和版面设计;海报制作完成后,学生依据评价量表开展自评和互评,再结合教师评价,从不同维度优化习作,通过多主体、多角度的评价反馈培养评价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此外,教材中的Reflection板块通过信息结构图和自评表等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反思单元学习过程和收获,帮助他们认识不足并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是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重要环节。该板块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也能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95c370ea1d271be9fee34f6ddb75b8bb.jpg

反思及结语

  在本单元整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认真研读语篇,设计探究问题链,在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单元主题意义的同时,进行显性语言知识的学习与隐性语言技能的培养,实现语言和思维的融合发展。同时,教师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让学生结合作业评价和教师反馈,有效地提升了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客观认识初中生活的快乐和挑战,形成了正确、积极地面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态度,能够勇于迎接未来的挑战,并愿意为此付诸实践,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育人价值。

  总体来说,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基于语篇内容进行学习和主题意义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崔允漷.2019.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 (2): 11—15.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宝荣.2020.基于主题意义的中学英语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5): 18—22+55.

  李宝荣,国红延.2023.单元整体教学中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实践探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6): 23—28.

  李宝荣,国红延, 吴薇, 等.2023.中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留建.2022.问题链在提升学生语篇主题意义探究能力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11): 15—21.

  王月芬.2022.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改革势在必行[A/OL].(2022-04-21)[2024-06-17].http://www.moe.gov.cn/fbh/ live/2022/54382/zjwz/202204/t20220421_620114.html.

  张金秀.2019.主题意义探究引领下的中学英语单元教学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7): 1—6.

  曾雯

  北京景山学校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王春节

  北京景山学校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林爽

  北京景山学校英语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往期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扫百万书,读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