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粉的花瓣状桃花酥,美味的抹茶红豆奶酪贝果,川藏线同款雪山蛋糕……很难相信这是一个小学生做出的烘焙作品。这位火出圈被众多网友点赞的“小孩姐”名叫冯睿,小小年纪却已有四五年的烘焙经验。暑假期间,冯睿在家长的支持下外出摆摊,制作的美食获得了大家认可,连《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和肯定。
冯睿凭着一腔热爱自学烘焙,她的梦想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烘焙店。对于孩子不够“高大上”的梦想,冯睿妈妈说:“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很多人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孩子有她的热爱,我很开心。”
别样爱好,我的厨房我做主
从上幼儿园开始,冯睿就爱看美食视频,还喜欢待在厨房看大人炒菜做饭,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上小学二年级期间,妈妈的朋友送来一台入门级烤箱。当看见妈妈把鸡蛋和面粉搅拌、整形之后放进烤箱,没多久就变出香喷喷的蛋糕或面包时,冯睿觉得很神奇,便迷上了这个新宝贝,央求妈妈教自己做烘焙。当时正是采春茶最忙的季节,爸爸妈妈没时间陪她,便在网上下载了一些烘焙教程,让她跟着自学。
冯睿喜欢吃蛋糕,所以学得特别用心。她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把各个步骤和配方都记录在本子上,碰到不会写的字,她就用图画出来。等到有把握时,她向妈妈提出要用烤箱做一个面包。
冯睿有条不紊地准备鸡蛋、面粉、酵母等食材,然后揉面、整形、涂抹蛋液,再开始烘焙。20多分钟后,面包出炉。冯睿闻了闻,觉得很香,就让妈妈先尝。这是女儿第一次做面包,虽然口感有点硬,但是为了鼓励女儿,妈妈仍赞不绝口。
得到妈妈的鼓励后,冯睿更有信心了,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钻进厨房练习。到了周末,她甚至能在厨房里待一整天。她进步很快,从刚开始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糕点,到能做出桃花酥、蛋黄酥、牛角包等几十种糕点,只要报出名字,她都能像变魔术一样做出来。
一到厨房,冯睿便沉迷其间,琢磨着面粉、鸡蛋、奶油该放多少,怎么才能做出好看的形状,需要烤多久……仿佛在解开一道道神秘的美食密码。熟练掌握相关技能之后,她并不是完全照搬网上的教程,也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和配方,而是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和创新。就拿肉松小贝来说,一般默认放沙拉酱,但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灵感调配出一种独特的酱料。当她把这份独特的美味分享给邻居和同学们时,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家人则是冯睿最忠实的“品尝师”和“粉丝”。每当她做出新的烘焙作品,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品尝她的手艺,并给予最真诚的赞美和建议。
不一样的梦想,坚持热爱的事是美好的
每当尝试做一道新品时,冯睿会给妈妈报清单,买需要的材料。妈妈从来不问女儿要做什么,买的东西贵不贵,都照单采购。拿到想要的食材后,冯睿就钻进厨房,迫不及待地尝试制作一道道新品。
厨房里除了两个炒菜锅,其余全都是冯睿的宝贝。她在厨房里大展身手,新买的打蛋器等小家电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里是她一个人的沉浸式“舞台”。当冯睿一脸自豪地端出制作好的成品时,妈妈特别惊讶。这些造型精美、口味别致的糕点,大人都不会做,却出自小小年纪的女儿之手,妈妈特别自豪。相比学习成绩,妈妈认为发掘孩子的兴趣并照亮它更重要。
妈妈很早就注重培养女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早就让孩子尝试使用煤气灶。某年暑假,家里计划去旅游,但冯睿不想去,爸爸妈妈尊重她的选择。没想到,冯睿一个人在家也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她早上去买菜,做喜欢的一日三餐,把一天的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
三年级期间,学校精心设计了一场中秋美食活动,冯睿化身小小老师,带着同学们亲手制作美食,体会劳动与烘焙的乐趣。班主任品尝了冯睿制作的面包后,称赞她在课余时间持之以恒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实在是了不起!
有一次老师询问同学们未来想做什么。“科学家!”“航天员!”“医生!”……同学们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理想。而冯睿认真地说:“以后想学烘焙专业,开一家烘焙店,做出种类更加丰富的糕点。”回家后,她把这个梦想告诉了妈妈,并问妈妈大学教不教做蛋糕。妈妈并不觉得女儿的梦想平庸,在她看来,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坚持热爱的事是美好的。“理想不分大小,工作不分贵贱,心怀梦想,只要热爱就可以坚持,做起来一定是幸福和快乐的。只要你开心,我们就支持你。”妈妈的这番话,给了冯睿最大的鼓励和动力。
妈妈还告诉冯睿,要在烘焙行业继续发展和深造,学习也不能荒废,这样才能到更高的学府、更好的平台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有了这个小目标,虽然在烘焙上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冯睿更懂得珍惜并高效利用时间,把研究烘焙的劲头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总体还不错。
冯睿凭着一腔热爱自学烘焙,她的梦想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烘焙店。对于孩子不够“高大上”的梦想,冯睿妈妈说:“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很多人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孩子有她的热爱,我很开心。”
别样爱好,我的厨房我做主
从上幼儿园开始,冯睿就爱看美食视频,还喜欢待在厨房看大人炒菜做饭,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上小学二年级期间,妈妈的朋友送来一台入门级烤箱。当看见妈妈把鸡蛋和面粉搅拌、整形之后放进烤箱,没多久就变出香喷喷的蛋糕或面包时,冯睿觉得很神奇,便迷上了这个新宝贝,央求妈妈教自己做烘焙。当时正是采春茶最忙的季节,爸爸妈妈没时间陪她,便在网上下载了一些烘焙教程,让她跟着自学。
冯睿喜欢吃蛋糕,所以学得特别用心。她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把各个步骤和配方都记录在本子上,碰到不会写的字,她就用图画出来。等到有把握时,她向妈妈提出要用烤箱做一个面包。
冯睿有条不紊地准备鸡蛋、面粉、酵母等食材,然后揉面、整形、涂抹蛋液,再开始烘焙。20多分钟后,面包出炉。冯睿闻了闻,觉得很香,就让妈妈先尝。这是女儿第一次做面包,虽然口感有点硬,但是为了鼓励女儿,妈妈仍赞不绝口。
得到妈妈的鼓励后,冯睿更有信心了,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钻进厨房练习。到了周末,她甚至能在厨房里待一整天。她进步很快,从刚开始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糕点,到能做出桃花酥、蛋黄酥、牛角包等几十种糕点,只要报出名字,她都能像变魔术一样做出来。
一到厨房,冯睿便沉迷其间,琢磨着面粉、鸡蛋、奶油该放多少,怎么才能做出好看的形状,需要烤多久……仿佛在解开一道道神秘的美食密码。熟练掌握相关技能之后,她并不是完全照搬网上的教程,也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和配方,而是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和创新。就拿肉松小贝来说,一般默认放沙拉酱,但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灵感调配出一种独特的酱料。当她把这份独特的美味分享给邻居和同学们时,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家人则是冯睿最忠实的“品尝师”和“粉丝”。每当她做出新的烘焙作品,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品尝她的手艺,并给予最真诚的赞美和建议。
不一样的梦想,坚持热爱的事是美好的
每当尝试做一道新品时,冯睿会给妈妈报清单,买需要的材料。妈妈从来不问女儿要做什么,买的东西贵不贵,都照单采购。拿到想要的食材后,冯睿就钻进厨房,迫不及待地尝试制作一道道新品。
厨房里除了两个炒菜锅,其余全都是冯睿的宝贝。她在厨房里大展身手,新买的打蛋器等小家电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里是她一个人的沉浸式“舞台”。当冯睿一脸自豪地端出制作好的成品时,妈妈特别惊讶。这些造型精美、口味别致的糕点,大人都不会做,却出自小小年纪的女儿之手,妈妈特别自豪。相比学习成绩,妈妈认为发掘孩子的兴趣并照亮它更重要。
妈妈很早就注重培养女儿独立生活的能力,早就让孩子尝试使用煤气灶。某年暑假,家里计划去旅游,但冯睿不想去,爸爸妈妈尊重她的选择。没想到,冯睿一个人在家也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她早上去买菜,做喜欢的一日三餐,把一天的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
三年级期间,学校精心设计了一场中秋美食活动,冯睿化身小小老师,带着同学们亲手制作美食,体会劳动与烘焙的乐趣。班主任品尝了冯睿制作的面包后,称赞她在课余时间持之以恒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实在是了不起!
有一次老师询问同学们未来想做什么。“科学家!”“航天员!”“医生!”……同学们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理想。而冯睿认真地说:“以后想学烘焙专业,开一家烘焙店,做出种类更加丰富的糕点。”回家后,她把这个梦想告诉了妈妈,并问妈妈大学教不教做蛋糕。妈妈并不觉得女儿的梦想平庸,在她看来,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坚持热爱的事是美好的。“理想不分大小,工作不分贵贱,心怀梦想,只要热爱就可以坚持,做起来一定是幸福和快乐的。只要你开心,我们就支持你。”妈妈的这番话,给了冯睿最大的鼓励和动力。
妈妈还告诉冯睿,要在烘焙行业继续发展和深造,学习也不能荒废,这样才能到更高的学府、更好的平台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有了这个小目标,虽然在烘焙上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冯睿更懂得珍惜并高效利用时间,把研究烘焙的劲头用在学习上,学习成绩总体还不错。

冯睿制作的面包
从初学烘焙开始,妈妈就不间断地在网上记录冯睿的成长过程,这让她收获了不少热情的粉丝。“未来的面点大师!”“这也是一种让人羡慕的才华!”羡慕之余,有网友开始热心为“小孩姐”的未来支招:“江南大学的食品工程很不错的!”“一技在身走遍天下,毕业后可以去法国蓝带或澳大利亚TAFE进修啊。”……
另类暑假实践——摆地摊
家有小小美食家,全家人的幸福感也大大提升。家人的生日蛋糕很早就由冯睿承包了,冯妈妈过生日时,冯睿还复刻出“川藏线上的雪山蛋糕”送给妈妈做礼物,妈妈感动极了。妈妈一直想走一趟川藏线看看雪山,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于是冯睿花了不少心思,让妈妈通过生日蛋糕实现了这个小小的心愿。
去年暑假前,冯睿跟妈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摆地摊。她和妈妈一起算过,采买烘焙材料、器材,一年大概要花上万元,有时做多了又吃不完,不如卖掉,一来不会浪费,二来能贴补一点这部分的损失。冯睿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前不久,她让妈妈专门陪她采买高品质的土鸡,研发出一道“秘制烤鸡”,送给邻居品尝后,大家都赞不绝口,不少街坊纷纷“下单”,订购这道美食。
摆地摊既能锻炼女儿的社交能力,又能开阔眼界。对于女儿的奇思妙想,妈妈始终是欣赏和支持的。出摊前,冯睿早早开始准备。原本她想做最拿手的巴斯克蛋糕,但天气太热,不好保存,就每天改做50个面包。中午时分,冯睿就搞定了50个面包的“发酵工程”,然后在开卖前1小时新鲜出炉。
接下来就是写定价单、画海报、布置摊位,这些都是冯睿早早规划好的,妈妈只负责打包。考虑到天气较热,冯睿还特意自制了茶饮搭配。从制作生产到吆喝售卖,冯睿全部独自搞定,一个人忙得不亦乐乎。
第一次出摊是在小区附近,街坊邻居都特别捧场,加上材料新鲜,当天就卖了500多元。开场大卖也使冯睿深受鼓舞,于是“小孩姐牌”蛋糕摊位开始不定期在周边出现,面包、糕点每次也换着花样来。
不少回头客都说好吃,冯睿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有时到收摊时间了,还有面包、糕点没卖完,冯睿就免费送给旁边休息的环卫工人或老人。
冯家有女初长成。看着女儿在烘焙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的身影,而且一路上不忘传播善意和爱心,冯妈妈无比欣慰和骄傲。
名师点评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冯睿是幸运的,小小年纪就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又有一位支持她的好妈妈。发掘、尊重并支持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沉浸其中,也许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有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