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简介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4年,贾平凹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就职西安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8 8年,凭借《浮躁》获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7年,凭借《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4月,凭借散文集《贾平凹灵性散文》获第二届三毛散文奖;2019年9月,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其代表作还有《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等,作品风格清淡恬静,文笔纯朴厚实。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有缺陷。我明白了,大千世界,有了得意和悲哀,你就全然会照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望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出现缺陷。
如此千年万年,你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布衣,还是学士、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人却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曲解了你。你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在启示世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
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圆就是运动,所以车轮能跑,浪涡能旋。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也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再不被成功所狂,再不为老死而悲,再不为生儿而喜。
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我犹如一片树叶,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长寿,却要深深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设 问
引出下文对月亮照出人生百态的描写,引发读者思索,与结尾照应,展现了月亮在黑暗中独放光芒的特质。月亮在污浊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纯净,如同一面高悬的镜子,映照着大地。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月亮的纯洁和明亮,也暗示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对 比
月亮见证了无数人的悲欢离合,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月亮的恒常与人类的短暂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宇宙永恒的深刻感悟。月亮的不变与人的变化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排 比
条理清晰,增强气势。说明谜语有各种猜法,但人生所有的悲欢离合最终都要归为过往,归为虚无。
举 例
月的形状正是人一生的写照,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圆的日子少,缺的日子多,通过自然现象、四季轮回、人性规律、食物链等举例说明本文观点。
比 喻
通过自然界的循环来比喻人生。作者认为人生就像一片树叶,有生有死,有快乐也有痛苦,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这种对生死和人生的豁达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尊重。
名师点评
本文借物抒情,通过对月亮盈亏变化的描写,从月亮的形态中体味到人生的哲理,指出月亮的圆缺变化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得失,强调了平常心的重要性。文章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豁达态度和对禅意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