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三江源国家公园(图1)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总面积达19.0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21个美国黄石公园的面积,广袤无垠、山川灵秀,史称“千山始祖,万水之源”。园区以山原和高山峡谷地貌为主,主要山脉有昆仑山主脉及其支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等,地势高耸,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誉为“中华水塔”,蓄养的水源占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的49%和澜沧江的15%。2021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同年10月将长江的正源格拉丹东及南源当曲(藏语“曲”即“河”)、黄河源头的约古宗列等区域纳入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范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将整合各部门、各地区职能资源实施生态整体系统修复,以理顺三江源保护机制、提升保护科学性。正所谓江河畅,民心顺;湖海清,国运昌。
三江源国家公园主要景点包括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2)的扎陵湖、鄂陵湖、星宿海等地。其中,可可西里于2017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图3,中国香港,2020)。

4

5
三江之源
确定河源的国际惯例是“唯远”原则,即源头距离河口(支流入河处)最远的支流为正源。
黄河之源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分南北二源,两地海拔约在4600米至4800多米之间。卡日曲的源头是5条从山坡切沟流出的小泉,其中的那扎陇查河最初的河道只不过是一条宽约1米、深不及1米的潺潺溪流,此为南源;在约古宗列盆地的西南面,距雅拉达泽山约30千米的地方,有一个面积为3—4平方米的小泉,清澈的泉水不停地喷涌翻滚,汩汩有声。喷涌而出的泉水汇合了盆地内渗出来的无数涓涓细流,逐渐形成了一条深约半米的潺潺溪流约古宗列曲,再汇入玛曲,这就是黄河北源。它在星宿海之上与卡日曲汇合后,便形成黄河源头最初的河道,开始了母亲河“咆哮万里触龙门”的征途。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时,吐番王松赞干布就在黄河源头亲自迎接文成公主。
但黄河源头的精确位置颇有争议,1952年国家科考队认为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直至1978年夏天,国家组织黄河河源考察队,根据“唯远”原则才最后确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黄河源区分布着湖泊型湿地、河流型湿地和沼泽型湿地三种,以扎陵湖、鄂陵湖及星宿海小湖泊群形成的湿地是典型的湖泊湿地;黄河源区河床较宽,水流缓慢,入河溪流多,水生植物生长良好,便发育成为河流型湿地;由丛生的高寒篙草丘、水洼和草茎腐烂发育成的沼泽草甸,在黄河源区呈斑状广泛分布。2005年,位于三江源区的“黄河源头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里地域辽阔,水草丰美。盛夏季节,碧空如洗,苍穹无垠,四周是无法撼动的寂静(图4)。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正式建立和对全世界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游客会来到这里体验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之美。
长江之源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其源区水系主要由西支沱沱河水系、南支当曲水系组成。沱沱河位于格尔木市南域唐古拉山镇,是长江源的西源。海拔6621米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是由21座雪山组成的一个雪山群(图5),远远望去酷似被众多雪峰堆捧起来的银色金字塔。在格拉丹东的周围发育有69条现代冰川,最著名的、也是最大的为姜古迪如冰川,位于格拉丹东的西南侧,全长约21.5千米,呈马蹄形分南北两支下伸到海拔5400米和5450米高度。此处地势略低,且较为破碎。在阳光照射下,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汇成了小溪流。1979年,国家正式确认姜古迪如冰川为长江正源。“姜古迪如”在藏语中意为“狼山”,即人越不过的山。这时的水面宽仅约3米,深只有20多厘米,然后向北流过约9千米的距离,在巴冬山下汇集了尕恰迪如岗雪山的冰川融水,形成纳钦曲湿地,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朵匍匐在地(图6)。继续向北,有大片草甸,鲜艳的红花和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图7)。在这片谷地的出口,众多河流交汇后,形成了河道开阔、水流交织的长江上源——沱沱河。正如长江源纪念碑碑文所述:“摩天滴露,润土发祥。姜古迪如冰川,乃六千三百八十千米长江之源……”。作为三江源的主要构成部分,长江发育了绵延数百千米的辫状水系(图8),随着长江正源沱沱河和南源当曲相遇,宽阔的河道汇集成通天河,奔涌穿梭在崇山峻岭中。2008年秋,在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国家测绘局指导、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技术支持下,又实施了一次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活动,包括11位院士在内的30多名国内知名地学专家参与了考察,且动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技术,结果认定长江正源应是南源当曲。具体来说就是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北支霞舍日阿巴山东北麓一个名叫且曲的小溪,平均水深0.1米,附近有温泉。当曲源头是一片沮洳地,除有且曲外,还有查吾曲、撒当曲、多朝能等小溪。草地像浸湿的海绵,一步一个水洼。此处行政隶属玉树州杂多县结多乡,自2021年起已划入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范围。虽然目前国家层面并没有最终做出源头备案认可,但在2015年由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编制、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地图集》中,已明确标注了当曲才是万里长江的真正源头。

6

7

8

9
澜沧江之源
有着“亚洲的多瑙河”美誉的澜沧江源头在杂多县唐古拉山东北部,早无争议,因此它也有着“澜沧江源第一县”的美誉,一般说是在扎曲河源区。极目远眺,山峰绵延不绝,网状水系相互交织,动静相宜,气势磅礴。但关于探索澜沧江的精确正源到底在哪里,却经历了比长江和黄河寻源更远的历程。因为在扎曲分支点尕纳松多的上游河源区,竟有多达400多条支流小溪的汇入,所以何处为源头有十几种说法。1999年6月,中国科学院遥感所考察测量的结果是其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谷涌曲一处水流较大的山谷砾石屑出水口,然后变换成扎曲河、澜沧江、湄公河、湄南河等不同身份,跨国奔赴南海。澜沧江源区海拔在3500—6000米之间,在板块碰撞和澜沧江支流的侵蚀下,孕育着三江源国家公园罕见的裸岩冰川、雅丹地貌(图9)、垂直植被等地貌景观。

10

11

12

13

14
看似三江之源都有争议,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受全球升温、冰川消融、地貌微量变化、地下水丰枯、沙漠化、地热活动等因素影响,源头本身就是在变化中,加之不同年代测绘技术的不同,结果自然就会存在差异。
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近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生态质量不断改善,种群数量正在逐步回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生动地展现在大众的视野。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雪豹(图10)、藏羚羊(图11)、野牦牛、藏野驴、金钱豹、黑颈鹤(图12)、金雕等16种。其中藏羚羊、白唇鹿、高山兀鹫等珍稀野生动物经常进入游客的长焦取景框,甚至雪豹也在大众视野中频繁出现,或慵懒地俯卧在山间,或游走于悬崖峭壁之上。雪豹的祖先来自印度的西高止山,作为三江源的“旗舰”物种,雪豹反映出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自2019年开始,三江源国家公园雪豹及栖息地保护项目强化了以红外相机为主的网格化监测体系,测得雪豹数量已超过1000只,是全球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此外,藏羚羊数量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现在的7万多只,每年大批藏羚羊都会前往可可西里深处迁徙产羔,受到广泛关注和保护。
三江源国家公园还生存有很多特有的植物,如拥有“高原上的梦幻之花”之称的红花绿绒蒿(图13),花大色艳、形态别致,早在1999年就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Ⅱ级。三江源区的原始森林中,最美的高原奇葩当属大花杓兰(图14,韩国印样,2001),生活在海拔3200—3700米之间,是中国野生兰花中观赏价值最高的一种。为适应高海拔环境,它改变了兰花婷婷玉立的身姿,降低了自身的高度,隐藏在林冠下、草丛中,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里静静地绽放,散发着它特有的清香。
参考资料:
一起去逛三江源国家公园[OL].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网站.sjy.qinghai.gov.cn,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