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5
谈起三国,总是让人津津乐道。狭义的三国,是指从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到280年西晋灭吴,这样一来,我们熟悉的许多人物都不能算三国人物了,比如曹操、关羽、郭嘉、周瑜等人,因为他们都在曹丕建立曹魏之前就已经作古,需归入东汉人物了,可是《后汉书》中却没有他们的传记,他们的传记全都在《三国志》里,所以又有广义的三国这一划分方法,即从公元190年诸侯讨伐董卓开始,到西晋灭吴为止,包括东汉末年、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和西晋初期。因而,广义的三国更加科学,也更加深入人心。三国短短几十年,涌现出许多人才,发生过很多故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讲的是国家大事,歌颂的是忠义、智慧和勇敢。加之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其影响非常深远。全国各地有很多和三国人物有关的地名,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故事传说,其中不少人物以各种形式出现在邮政日戳上,有的是人物全名,有的是人物的姓氏、表字、雅号,有的是官职、尊称等,在此我们就去探寻一下。
由于涉及的人物较多,且以义薄云天的关公得名的地名最多,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因此将他们两位单独列出,其余人物则按国别分组来展示。
忠义篇
关羽(约160—220年),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蜀汉大将。追随刘备周旋征战,从不避艰险,战功赫赫。关羽和刘备、张飞恩若兄弟,重义气、精武艺,被誉为“万人敌”。他为人矜持,喜读《左传》,善待士兵却瞧不起士大夫。就义后被逐渐神化,由侯而王,直至追封为“关帝”,加之三国题材小说、戏曲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形成了以忠、义、仁、勇、礼、智、信为核心的关帝文化。出于对关羽的尊敬,一般不直呼其名,且有关公、关帝等多种称谓。如四川巴中的关公场,明代叫作鸦雀庙。相传当年刘备、关公、张飞入川征战到此(按:史书中没有关公入川的记载),分别在3个山头安营扎寨,境内始有正德庵、关公寨、张公寨等地名和一座土地庙。1712年,将小庙拆除后建成一座关帝庙,随之更名为关公场。如今,此地设有关公邮政代办所,邮政编码为636056,使用有全国唯一一个以“关公”为名的邮政日戳,而且邮戳上的“四”字呈菱形,很有特色(图1)。
民间也有叫关公为关老爷、关二爷的,随之也就有了老爷庙。如辽宁喀左的老爷庙镇,就因当地始建于1777年的关帝庙被俗称为老爷庙而得名。传说曾经有一人背着一尊神像路过此地停下休息,可想走的时候却再也背不动了,遂在当地建了关帝庙,俗称老爷庙。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老爷庙被拆除,地名也被改为前进公社,后来又恢复为原名老爷庙。如今,此地设有老爷庙邮政代办所(图2),邮政编码为122308。
关公是和“文圣人”孔子齐名的“武圣人”,其庙宇遍布天下,有的地方叫“武庙”,如河南固始的武庙集镇,源于元末明初,原名武桥集,明、清之际在此先后修建了关公庙等5座庙宇,清中期改名为武庙集,现今设有武庙邮政所(图3),邮政编码为465233;四川沐川的武圣乡设有武圣邮政代办所(图4),邮政编码为614502;湖北武汉市汉正街上以前有一座“武圣庙”,那条路也叫武圣路,20世纪70年代改名为“武胜路”,曾设有武胜路邮政支局(图5),邮政编码为430030,该邮局现已撤销;湖南南县曾有一个叫作“烂五十弓”的地方,清末改为雅致的谐音“武圣宫”,并于1931年开办了武圣宫邮政代办所,现为武圣宫邮政支局(图6),邮政编码为413212。有趣的是,武圣宫的“圣”字在邮政日戳上一度被刻为繁体的“聖”字(图7)。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关公遇难后身首异处,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因圣人之墓称为林,为此埋葬关公首级的河南洛阳关林便由此得名,现设有关林邮政支局(图8),邮编为471023。
有些地方把祭祀关公的庙宇叫作“关庙”,所以以“关庙”为名的邮局也是遍布全国。如陕西安康的关庙镇,因关庙沟而得名,现设有关庙邮政支局(图9),邮政编码为725005;湖北广水(原应山县)的关庙镇,因当地的关帝庙而得名,设有关庙邮政支局(图10、11),邮编为432705;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台湾省台南市,也设有一所关庙邮局(图12)。
关公在北宋时期开始被追封为王,所以全国各地也有很多“关王庙”。如河南驻马店的关王庙乡,相传关公在此开仓放粮救济穷苦百姓,深受爱戴,当地人筹资建庙来纪念关公,故名关王庙。该地文化底蕴深厚,北宋时已成镇,现存关帝庙遗址一座,设有关王庙邮政支局(图13),邮政编码为463023;山东安丘的关王镇,清末为六乡关王庙社,民国时为关王庙镇,现设有关王邮政支局(图14),邮编为262122。
明、清时期,关公被追封为关帝,到1879年时,他的封号长达26个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至今,我国叫“关帝庙”的地名仍多到数不胜数。如四川绵阳曾有个关帝镇,因境内曾建有关帝庙而得名,镇上曾设有关帝邮政支局,使用“关帝”邮政日戳(图15),邮政编码为621012,和巴中的“关公”日戳相映成趣。可惜的是,如今关帝镇已撤销,被并入了丰谷镇;安徽砀山的关帝庙镇素有“大美关帝庙”之誉,设有关帝庙邮政支局(图16),邮编为235323;湖南衡阳县关市镇有个关帝庙社区,设有关市邮政所,曾使用“湖南衡阳县 关帝庙”日戳(图17),邮编为421222,由于衡阳县属于衡阳市管辖,根据《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市县同名的,市名不刻‘市’,县名应加‘县’字”,因此该戳上环带有“县”字。

16

17

18

19

20
尤为独特的是山西洪洞的关帝楼,坐落在关帝庙内,始建于1531年,现存建筑为1710年重修。传说古时候洪洞地势低洼,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巡视至此的关帝怜悯百姓,从观音菩萨处求得莲籽,化作千万朵莲花落地退却洪水,所以洪洞美称“莲花城”。后人为纪念关帝的功德,就在此处建庙,现设有关帝楼邮政支局(图18),邮政编码为041699。
有的地方合祀关公和岳飞,这种庙宇被称作“关岳庙”。如福建泉州通淮始建于明代的关岳庙,是世界关帝文化六大祖庙之一,几百年来香火鼎盛并远播海内外,为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地曾启用通淮关帝庙日戳(图19),邮政编码为362000。
我国一些地方还建有一种合祀刘备、关公、张飞的“三义庙”,如安徽蒙城的三义集,因镇上原建有纪念刘、关、张的三义阁楼而得名,现设有三义邮政支局(图20),邮政编码为233525。
我国各地与关公有关的日戳可谓洋洋大观,其数量无疑是三国人物乃至中国名人中最多的,以上仅仅是撷取了关公日戳中不同称谓的一些代表。(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