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账号:青少馆  密码:123456
来源:集邮博览2023年3月第3期
全文共3249字读完全文约5分钟

e302959af7a54461e9eca5c3401284e9.jpg
1

  我国东北不仅有一望无际、沃野千里的黑土地,更拥有独特而宝贵的北半球温带原始天然林区。在原始森林广泛覆盖的长白山脉,分布着大片原始针阔混交林,不仅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珍惜物种,也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是东北虎、豹等大型濒危动物最后的栖息地。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

  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在历史上曾经达到了“众山皆有之”的盛况,然而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加以及森林的消失和退化,野生东北虎豹种群和栖息地急速萎缩。在1998年至1999年的一次中俄美三国专家联合调查中,仅发现少量东北虎豹的痕迹,判断当时中国境内东北虎仅存12—16只、东北豹约7—12只。

  随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将各级各类保护区由条块分割、分散碎片式保护,向集中统一、连片大区域保护推进的需求不断增大。为了保护长白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2016年12月中央审议通过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21年10月12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为我国正式设立的第一批国家公园(图1)。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选址于长白山支脉老爷岭南部区域,长白山脉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中心地带,总面积达1.46万平方千米,行政区划涉及吉林省珲春、汪清、图们和黑龙江省东宁、穆棱、宁安6个县、市(图2)。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壮丽而秀美。老爷岭群峰竞秀,林海氤氲,高大的红松矗立林海,千年的东北红豆杉藏身林间。这里的四季是五彩的,每年积雪尚未消融,款冬、顶冰花等早春植物就已钻出地表,及至春风拂来,五颜六色的野花次第绽放,在森林地表铺就一层,形成林下花海;夏季,绿涛阵阵,山涧潺潺;秋风送爽时节,万山层林尽染,又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冬季的林海雪原,一望千里,气势磅礴(图3)。

a5337fb20f5f42cff582b277c59f9809.jpg
2

5efae1cf9a43886f05e9b2c28e98d669.jpg
3

680dc9a837c712be2634569af8299fcc.jpg
4

国家公园的功能区划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分为核心保护区、特别保护区、恢复扩散区和镇域安全保障区四个功能分区,前三者为重点保护区域,占公园总面积的95%。

  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为近年来监测确认的东北虎、东北豹繁殖家域、定居区以及东北虎豹活动频繁的区域。在国家公园的东侧,中俄、中朝国境线的我国边境控制区内设置了特别保护区,为中国、俄罗斯、朝鲜三国间东北虎、东北豹种群的主要连通区域。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4)、吉林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和黑龙江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均在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范围内。

  恢复扩散区为东北虎豹种群扩散栖息地和迁移廊道区域,是生态修复、改善栖息地质量和生态廊道建设的重点区域。在实现东北虎、东北豹繁殖家域扩散后,该区域将逐步调整为核心保护区。目前,吉林嘎呀河国家湿地公园、吉林兰家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吉林天桥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穆棱国家森林公园等均位于恢复扩散区内。为了增加东北虎、东北豹的栖息范围,生态廊道的建设尤为必要。国家公园制定、实施了退参(人参养殖)、退耕还林以及道路改扩建等有效修复生态廊道的方案,实现了东北虎豹种群的向西扩散,增加了国家公园内栖息地的有效范围。2022年11月6日,CCTV-13《朝闻天下》就曾报道过一只野生东北豹现身吉林珲春林区的一处公路监控镜头中。

7870359e7346f77fb6da8bb4dca28db8.jpg
5

202c78acc1d91e727de0fe6275a3d341.jpg
6

77c11ef2655c29acca839229dae05f4a.jpg
7

  东北虎豹生活在野生环境中,难免遇到受伤和疾病等需要救治的情形。为此,国家公园内设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分别是位于吉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和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国家公园积极推广数字化巡护管理系统,通过监控摄像、卫星定位系统等科技手段,实现野生动物的监测、追踪和识别,建设数据库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开展以来,东北虎、东北豹的栖息地质量稳步提高,生态恢复成效显著。人为干扰强度持续下降,虎豹种群数量增加,分布区逐渐扩展,连续记录到虎豹繁殖家族,雌性虎、豹个体分布范围大幅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腹地扩展。同时,森林蓄积量保持增长趋势,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虎豹食物链的有蹄类动物丰富度也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栖息地的质量。

  目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设不断推进,国家公园区域内积极开展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工程、廊道畅通工程、保护区能力提升工程、森林资源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区域移民工程以及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六大生态工程”。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的美丽中国建设正在带给我们绿水青山,创造出人与自热和谐发展的美好生活。

温带物种基因库

  亚洲温带针阔混交林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长期演化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与该区域环境极为适应、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在更新世冰期的影响下,中国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成为大量物种的避难所,成为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

  富饶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养育和庇护着完整的野生动物群系,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存了东北温带森林最为完整、最为典型的野生动物种群,生活着中国境内极为罕见、由大型到中小型兽类构成的完整食物链。食肉动物群系包括大型的东北虎(图5)、东北豹、棕熊、黑熊,中型的猞猁、青鼬、欧亚水獭,小型的豹猫、紫貂(图6)、黄鼬、伶鼬等;食草动物群系包括大型的马鹿、梅花鹿(7),中型的野猪、西伯利亚狍、原麝、斑羚等。其中,东北虎也称西伯利亚虎或阿穆尔虎,是地球上最大的猫科动物。成年东北虎体型健壮,平均体重雄性达250千克,雌性为170千克,体长约2米。东北虎头圆、耳短,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类似中文“王”字,富于威严之感,故民间称其为“百兽之王”。但随着人类活动影响范围的扩大,野生东北虎已经濒临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东北虎列为濒危(EN)等级物种。目前,东北虎的主要栖息地为长白山林区以及其周边毗邻的俄罗斯和朝鲜边境地区(图8)。东北豹又名远东豹,是北方寒带地区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大型猫科动物,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色,周身满布黑色花纹。东北豹也曾经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森林中(图9),然而东北豹自然种群现已非常罕见,是全球极度濒危的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CR)等级物种。

6776490c0b8cf376aca7a7e7253a4c6a.jpg
8

7f3cb5b7448ce1783b4281ab4d2474a5.jpg
9

63146b62a63386cbb579d63498d20c03.jpg
10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肥沃的森林环境,也是鸟类、蛇类、两栖类动物的天堂,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国家公园内水系发达,是绥芬河的发源地,珲春河等图们江的支流贯穿公园,发达的水系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例如大麻哈鱼、雅罗鱼、哲罗鱼,大麻哈鱼保护区还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值得一提的是,在图们江、鸭绿江和绥芬河水系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生长着一种中小型冷水稀有鱼类——花羔红点鲑,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5种鲑鱼之一,仅生存在图们江、绥芬河、鸭绿江流域上游两岸森林茂密且水流湍急、清澈的区域。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保存着极为丰富的温带森林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物种、名列“东北三宝”之首的珍贵中药材人参(图10),更有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天然抗癌植物东北红豆杉藏身林间。据不完全统计,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高等植物达到数千种,包括大量的药用类、野菜类、野果类、香料类、蜜源类、观赏类、木材类等植物资源,刺人参、岩高兰、对开蕨、山楂海棠、瓶尔小草、草丛蓉、平贝母、天麻、牛皮杜鹃、杓兰、红松、钻天柳、东北红豆杉、西伯利亚刺柏等都在国家保护名录之列。更为神奇的是,在如此高纬度的地区却存在着起源和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的芸香科、木兰科植物,如黄檗、五味子等。在历史漫长的进化演变中,这些物种随着地球的变迁,最终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崇山峻岭中孑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9-06/26/content_5403497.htm).

  2.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网站 (http://hubaogy.cn/index/index/index.html).

资讯

往期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扫百万书,读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