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婚前“坦白局” 杀死爱情
账号:青少馆  密码:123456
来源:风流一代·青春2024年8月第8期
全文共1305字读完全文约2分钟

0517295f3512828b620a408416d56abc.jpg

  “对伴侣的生理指标、性格喜好、人格人品、征信曲线、忠诚度甚至脱发基因做一场全方位测试。”结婚前夕,男女双方的“坦白局”正在引起“围观”。“坦白局”的走俏,似乎也在佐证着在日益进入风险社会的当下,连婚姻这一为抵抗风险而组成的结合都变得充满变数。

  所谓“坦白局”,顾名思义,指的是情侣在结婚以前,为增进双方信任,除了个人基本信息,还须进一步坦诚“交代”个人情况和过往经历。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婚前体检便是其初始形态。置身日益进入风险社会的当下,婚前坦白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更复杂的内容和更高的期待。

  事实上,婚姻的现实属性始终存在,无论人们是否正视或直视,它都在那里。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结婚犹如缔结一个经济联盟,双方携手抵御生活长河中的未知风险。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这层属性逐渐被淡化,维系联盟的成本与风险却持续攀升。如今,婚姻不再只是纯粹的利益共同体,情感滋养、责任担当,甚至人生抉择等复杂因素,都成为婚姻伦理中的重要考量。婚姻正从单纯的经济联结,转变为内涵更加丰富复杂的关系形式。

  也正因如此,相比于亡羊补牢,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未雨绸缪,通过深入了解彼此,尽可能规避婚姻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有些年轻人甚至将婚前的“真心话大冒险”视为婚姻的“保单”——在领取结婚证之前,在还有机会“无痛离场”时,竭尽全力挖掘这段关系的潜在风险点,以便及时止损。这也透视出传统婚恋观正在嬗变,两性关系进一步平等,他们更理性、更审慎看待另一半的基本情况。

  婚姻是人生重要时刻,也是两个独立个体深度捆绑的契约,自然需要双方慎重对待。出于自我保护,婚前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未尝不可。然而,倘若这种谨慎上升到了刨根问底地打听对方家庭历史、财务状况乃至亲属健康状况的地步,俨然成了谈判桌上的生意交易,恐怕亦有悖于婚姻这一亲密关系的本质。这种过度的求证行为,不仅容易让情侣之间的基本信任荡然无存,还可能侵犯个人隐私,遭遇法律纠纷。

  “保障”不可缺,但“保险”要适可而止。将与婚姻有关的一切事项,都视为“假想敌”加以防范,难免有些过犹不及。比起“查户口”式的盘问与观察,婚姻“保险”该坦白到何种程度,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命题。婚前“坦白”或是必要,看清婚姻背后种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纠葛与社会关系,不失为明智之举。适度的信息交流固然重要,但应建立在互尊互爱的基础之上。更何况,生活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婚姻双方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复杂性,不宜用单一视角去审视,继而得出片面化的论断。

  婚姻不应是一场谈判、对抗,更不该是一次隐私“大洗澡”。相反,它应该是两个人携手踏上人生新阶段的庄严承诺,是相互理解、相互成就的美好时光。人生漫漫,能与一人相知相守,谱写爱情长卷殊为不易,在追求理性保障的同时,也要懂得维护感情的温度和亲密氛围。

  现实中,不少适婚青年伫立在婚姻的“十字路口”上,正在遭遇各式各样“谨慎与理性”抉择的困惑。精准识别这些情感困扰,并想方设法予以科学回应,是关心关爱青年群体的体现,相关部门不妨主动出击,多开展一些有益探讨和引导,帮助有需要的青年渡过“难关”。

  (编辑 张建 445718228@qq.com,西米绘图)

往期

    不要让婚前“坦白局” 杀死爱情

    扫百万书,读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