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12年,地球早已不是原先的那个宜居的星球——砂石飞扬,黄尘漫天。干裂的土地无法耕种,人类在实验室用营养液、人造光培育粮食。科学家们断定,再过五十年,人类将彻底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各国都在进行载人航空实验。C国的“新住民”计划也是其中之一,而“拾星人”的责任就是在外星进行地形勘探、生物实验,以衡量宜居度。换而言之,他们手中掌握着人类的未来。
桓怀桑入选了“新住民”计划,成为了一名“拾星人”。数月后,怀桑与一批年轻的航天员踏上了征途。从太空回顾地球,真是一番不一样的风景——云雾缭绕的神秘星球,孕育了那么多非凡的生灵,而如今,却被她的儿女们亲手摧毁了。
虽然飞船正以接近光速飞行着,但怀桑没有感到引擎的一丝震动。他摸了一边身上的口袋,确保那个最珍贵的东西还在——他带出来的、来自故乡的一把高粱种子。这是养育他世代祖辈的、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植物。虽然任务清单里没有种植实验,但怀桑想试试外星的土地适不适合它生长。
就在他用手指轻轻抚摸着红色的种子时,一个机械音响起:“桓先生,任务以外的物品,不允许带上飞船哦。这是组织的规定。我是你的辅助AI,叫东山。”
“是……”
旅途期间,怀桑需要到冷冻室进行一次“休眠”,毕竟,路途太遥远。
怀桑再次睁开眼,已是五年后。他看向舷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土黄色的星球。“桓先生,看来你醒得很及时——我们到了。”
降落的过程和起飞一样平稳。怀桑穿好航天服,从梯子上慢慢爬下。轻微的拉扯感让他安心——这个星球的重力加速度很温和。他拿出背包里折叠金属制成的勘探无人机,轻微点击电子屏幕,无人机“嗖”一下飞出。
怀桑俯下身,捧了一抔土细细打量。说是土,其实就是花岗岩粉末,看来这个星球上的风还不小。他有点担忧自己能否挺过实验的一年。
当旁边那颗恒星越变越亮时,怀桑把高粱种子放入背包,跟着无人机到了一个稍微平坦的地方。他取出一个密闭恒温罩,然后从纸袋里拿出几粒种子。密闭罩一触及地面就延伸了大约一百平方米的面积,这里只有外界的光才能进入,温度可控,有氧气供应,怀桑想拿它做一个“大棚”。他用铁棍松土,然后撒上实验室的蛭石,将红色的小粒一颗一颗仔细埋入土中。
“你们人类真是难以理解。”东山似乎在叹息,“明明已经研发出了可以代替食物的即食流体,却对那片土地不依不饶。”
“那完全不一样……”怀桑对东山的问题有些吃惊。“对人类来说,庄稼也好,泥土也罢,都是无法割舍的东西……”
东山默许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怀桑的高粱长得挺拔,数月后开始抽穗,不久完全成熟了。在收割的那天,东山要求怀桑带自己看看长在外星球的植物。
怀桑没拒绝。恒星的光辉从一处高耸的土坡边射来,将红色的高粱照耀得如同火把。恒星渐渐地爬上天空,洒下的光辉浸润着小小的高粱田。怀桑眼角挂着的泪珠滚落,落在东山身上。
东山说:“你们人类,真是多愁善感。”
怀桑笑了:“是啊,这片高粱地,难道不能让我触景生情,想到我的故土吗?”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