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风玉露一相逢,拯救苍生无数
动画电影《落凡尘》改编自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影片选择了一个新颖的视角——通过后代的冒险经历来重新挖掘织女“下凡”的真正动机,以及神仙、星宿与天庭间的复杂关系。
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女土蝠冲击南天门,牛郎织女的儿子金风经过一番奋战,将其收服,回天宫复命。众仙都传织女贪恋凡尘,私自放走二十八星宿祸乱人间,金风在天庭一直遭受歧视和讽刺,他主动请缨下凡收服星宿,想获取神职为母亲赎罪。金风的天庭同事司牧抢功,拿了法器、卷轴先行下凡搜捕其他二十七星宿,金风在师父的帮助下重返人间助阵。
初至凡间的金风遇到了神通广大的“算命界小神婆”小凡,性格内敛的金风与小凡不打不相识,在一路寻找和收服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人世间的热闹与繁华、真诚与善良。蜿蜒曲折的街道、灯火辉煌的房屋、熙熙攘攘的人群、香气扑鼻的火锅……人间一片安宁祥和惬意美好。在携手收服星宿的冒险之旅中,小凡承担了金风的“导师”角色。在外人面前,金风总是以一副冰冷的外表保护自己,但他从未说出口的,还有对母亲的思念和无法触及的家庭温暖。小凡一直生活在人界,被卜卦婆婆收留,从小活泼乐观,但她内心细腻,对家庭生活极其渴望。在探险的过程中,小凡得知金风收服星宿的原因,金风也明白了小凡上天寻母的想法,二人都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可他们却不知道彼此其实是兄妹。
当收服星宿回到天庭,金风被授以神位,他查清了母亲的事情,也看清了灵毕上神的本质。原来,看起来一本正经的灵毕因自己无凡间香火供奉失去仙界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感到愤怒,想获取无上权势和能量来统治世界,织女放走二十八星宿不过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而小凡就是自己的妹妹玉露,上天寻母的小凡终于与金风相认。两个孩子继承了织女的愿望,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他们相互配合,不顾生死,金风以金线为兵刃,玉露以神符为武器,兄妹多次联手与灵毕殊死一搏。最后,金风为避免生灵涂炭,用金线穿过自己的心脏,用心弦缝合天幕,当妹妹奔向哥哥,金风却随风而逝……
《落凡尘》非常“美”:天幕连接天地,二十八星宿列阵其中,神界飘逸脱尘,凡界灯火万家,建筑和服装的设计、川剧变脸、舞龙、凉茶、灯笼,都彰显了东方美学。除了“美”,该片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画风并不统一,融入了工业风、刺绣、水墨等元素。
主创团队在两位“小主”身上也用了心思。金风的服装层次与纹路细节设计富有匠心,战斗与日常的体态都轻盈优雅,服饰既突出神界的飘逸气质,也展现人物紧绷和束缚的状态。他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是一丝不苟又拘谨的青少年。小凡幼年丧母,在市井街头摸爬滚打长大,野性淘气,却也有少女天真烂漫、渴望亲情的一面。她的妆造更多地展现人物松弛感和穿梭于市井之间的生活状态,她是身上有伤疤、包包上有破洞、走起路来身上的铃铛叮当乱响的小女孩儿。
传统为纸,创新作笔,再造一个“新织女”
不是大热IP,也没有“出圈”物料,今夏,电影《落凡尘》以超低关注度开局。
影片的前身,是被称为“最牛毕设”的一个动画短片。2020年6月,短片《落凡尘》一经亮相,便惊艳了万千网友,B站累计播放量过千万,并获得2020“小宇宙新星计划”银奖、最佳美术作品,第十七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学院动画奖铜奖等诸多专业奖项。电影《落凡尘》创作历时近五年,2000多名艺术家、国内外50多家公司参与其中,制作团队在电影中创新运用了多项先进的动画技术。
中国动画电影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灵感源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美学的特色之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神话题材电影接连“出圈”,频频打破票房纪录,离不开传统文化与创新的结合。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神话学研究的专家黄悦认为,中国神话题材的改编,一般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是用新的技术对老故事加以“包装”,令其有新的表现;第二是在原作留下的一些空白处补充剧情;第三则是用情感去对古今做一个勾连。《落凡尘》落笔第三个层面。
《落凡尘》用“传统背景+原创故事”的配方,以二十八星宿、牛郎织女的传说为依托,在传统文化中融入创新元素,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织女。在神话传说里,织女贪恋红尘违反天条,最终只能和牛郎在七夕团圆。在女性编剧康夫的笔下,织女不再是为爱情放弃职责的“恋爱脑”,《落凡尘》里的织女心怀苍生,比起爱情,她更关心凡间的生灵,她刚正不阿、守护天幕,以己身之死换人间永泰,是一个充满勇气和责任感的女仙。织女是一个时代的标签,而影片塑造了一位“新织女”,观众纷纷表示“古偶在讲神爱凡人,而国漫在写神爱世人”。除了织女,小凡的人物设定也一改国产影视剧中“拖后腿女主”的印象,她不再是躲在男性保护下的娇花,而是金风的心灵导师、战斗伙伴。她会用符咒帮金风找星宿,即便深处泥泞也保持对真善美的坚持,保持对朋友的信任和理解,并在最终战斗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回顾近年来“出圈”的国产动画电影,它们的故事未必完美,但必然戳中了观众的某种情绪:《哪吒之魔童降世》“魔改”出的一对感人父母、《中国奇谭》给“牛马打工人”的慰藉、《长安三万里》对失意中年人的理解令观众共情……《落凡尘》“美则美矣,了则未了”,情节铺垫不够充分、人物关系不够丰满等,但其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勇气,或将鼓励动画创作者、观众以及中国动画市场——情感或是赢得口碑的有力“法术”。
动画电影《落凡尘》改编自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影片选择了一个新颖的视角——通过后代的冒险经历来重新挖掘织女“下凡”的真正动机,以及神仙、星宿与天庭间的复杂关系。
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女土蝠冲击南天门,牛郎织女的儿子金风经过一番奋战,将其收服,回天宫复命。众仙都传织女贪恋凡尘,私自放走二十八星宿祸乱人间,金风在天庭一直遭受歧视和讽刺,他主动请缨下凡收服星宿,想获取神职为母亲赎罪。金风的天庭同事司牧抢功,拿了法器、卷轴先行下凡搜捕其他二十七星宿,金风在师父的帮助下重返人间助阵。
初至凡间的金风遇到了神通广大的“算命界小神婆”小凡,性格内敛的金风与小凡不打不相识,在一路寻找和收服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人世间的热闹与繁华、真诚与善良。蜿蜒曲折的街道、灯火辉煌的房屋、熙熙攘攘的人群、香气扑鼻的火锅……人间一片安宁祥和惬意美好。在携手收服星宿的冒险之旅中,小凡承担了金风的“导师”角色。在外人面前,金风总是以一副冰冷的外表保护自己,但他从未说出口的,还有对母亲的思念和无法触及的家庭温暖。小凡一直生活在人界,被卜卦婆婆收留,从小活泼乐观,但她内心细腻,对家庭生活极其渴望。在探险的过程中,小凡得知金风收服星宿的原因,金风也明白了小凡上天寻母的想法,二人都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可他们却不知道彼此其实是兄妹。
当收服星宿回到天庭,金风被授以神位,他查清了母亲的事情,也看清了灵毕上神的本质。原来,看起来一本正经的灵毕因自己无凡间香火供奉失去仙界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感到愤怒,想获取无上权势和能量来统治世界,织女放走二十八星宿不过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而小凡就是自己的妹妹玉露,上天寻母的小凡终于与金风相认。两个孩子继承了织女的愿望,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他们相互配合,不顾生死,金风以金线为兵刃,玉露以神符为武器,兄妹多次联手与灵毕殊死一搏。最后,金风为避免生灵涂炭,用金线穿过自己的心脏,用心弦缝合天幕,当妹妹奔向哥哥,金风却随风而逝……
《落凡尘》非常“美”:天幕连接天地,二十八星宿列阵其中,神界飘逸脱尘,凡界灯火万家,建筑和服装的设计、川剧变脸、舞龙、凉茶、灯笼,都彰显了东方美学。除了“美”,该片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画风并不统一,融入了工业风、刺绣、水墨等元素。
主创团队在两位“小主”身上也用了心思。金风的服装层次与纹路细节设计富有匠心,战斗与日常的体态都轻盈优雅,服饰既突出神界的飘逸气质,也展现人物紧绷和束缚的状态。他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是一丝不苟又拘谨的青少年。小凡幼年丧母,在市井街头摸爬滚打长大,野性淘气,却也有少女天真烂漫、渴望亲情的一面。她的妆造更多地展现人物松弛感和穿梭于市井之间的生活状态,她是身上有伤疤、包包上有破洞、走起路来身上的铃铛叮当乱响的小女孩儿。
传统为纸,创新作笔,再造一个“新织女”
不是大热IP,也没有“出圈”物料,今夏,电影《落凡尘》以超低关注度开局。
影片的前身,是被称为“最牛毕设”的一个动画短片。2020年6月,短片《落凡尘》一经亮相,便惊艳了万千网友,B站累计播放量过千万,并获得2020“小宇宙新星计划”银奖、最佳美术作品,第十七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学院动画奖铜奖等诸多专业奖项。电影《落凡尘》创作历时近五年,2000多名艺术家、国内外50多家公司参与其中,制作团队在电影中创新运用了多项先进的动画技术。
中国动画电影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灵感源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美学的特色之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神话题材电影接连“出圈”,频频打破票房纪录,离不开传统文化与创新的结合。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神话学研究的专家黄悦认为,中国神话题材的改编,一般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是用新的技术对老故事加以“包装”,令其有新的表现;第二是在原作留下的一些空白处补充剧情;第三则是用情感去对古今做一个勾连。《落凡尘》落笔第三个层面。
《落凡尘》用“传统背景+原创故事”的配方,以二十八星宿、牛郎织女的传说为依托,在传统文化中融入创新元素,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织女。在神话传说里,织女贪恋红尘违反天条,最终只能和牛郎在七夕团圆。在女性编剧康夫的笔下,织女不再是为爱情放弃职责的“恋爱脑”,《落凡尘》里的织女心怀苍生,比起爱情,她更关心凡间的生灵,她刚正不阿、守护天幕,以己身之死换人间永泰,是一个充满勇气和责任感的女仙。织女是一个时代的标签,而影片塑造了一位“新织女”,观众纷纷表示“古偶在讲神爱凡人,而国漫在写神爱世人”。除了织女,小凡的人物设定也一改国产影视剧中“拖后腿女主”的印象,她不再是躲在男性保护下的娇花,而是金风的心灵导师、战斗伙伴。她会用符咒帮金风找星宿,即便深处泥泞也保持对真善美的坚持,保持对朋友的信任和理解,并在最终战斗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回顾近年来“出圈”的国产动画电影,它们的故事未必完美,但必然戳中了观众的某种情绪:《哪吒之魔童降世》“魔改”出的一对感人父母、《中国奇谭》给“牛马打工人”的慰藉、《长安三万里》对失意中年人的理解令观众共情……《落凡尘》“美则美矣,了则未了”,情节铺垫不够充分、人物关系不够丰满等,但其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勇气,或将鼓励动画创作者、观众以及中国动画市场——情感或是赢得口碑的有力“法术”。

(编辑 张建 445718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