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暮鼓
账号:青少馆  密码:123456
来源:风流一代·青春2024年8月第8期
全文共1008字读完全文约2分钟

6f8a41fc81cb76dc8db8fdf8a500c664.jpg

沈嘉柯专栏

  沈嘉柯,男,著名作家、文化学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代表作《生命摆渡人》《人生是一场雅集》等。

498407357f5f4dda58893f09d066057f.jpg

  某年,我和几个朋友结伴出游,到山中清静清静。上山前,带队的老友突然提醒,我们要在山脚下采买食材。于是,我们拎着新鲜冬瓜、绛紫色的茄子和青翠碧绿的空心菜、豆角等杂七杂八的素食原材料,历经一两个小时的跋涉,到达目的地寺院时,已经接近晚上7点。

  大家开始生火做饭,匆忙填饱肚子后,暮色沉沉。寺院木头器物多,整洁安静,我放好衣物被子,准备睡觉,却难以入眠。夜里,山中静得几乎只听见自己的呼吸。一下子从喧嚣的闹市切换到如此寂静的氛围,让人有点不适应。

  于是在手机上召集朋友到大殿集合,相约看星星。大殿一侧的经书阅览室门前有很多石凳,有的石凳上还放了蒲团。我们准备了茶和吃食,低声说说笑笑,不一会儿,话题就转向各自的烦心事。

  那一刻,天地漆黑,草木无声。头顶群星闪耀,山中的风清寒,吹得人魂摇魄动,一点点讲话的声音都明显带着缥缈之感。

  在大殿一侧的游廊,仰头看山顶的星云浮动,我心里忽然有点哀伤。世事无常,人生于世,处处是缺憾。惠总惦记着自己的身体不好,阿绿纠结于家族生意跌宕起伏。同行的一位高个子男孩,是惠所在单位的设计师,家境殷实却懒于上进,总被家人批评。我呢,人到中年,只觉得前半生太匆忙,距离小时候的理想实在还远。

  思索间,忽然响起了鼓声。

  晚上9点,寺院按时敲响暮鼓,鼓声一波接一波,先是缓慢的,后来速度变快,鼓点交错。鼓声之后,僧众开始念经,其声类似男声合唱,低沉如静水深流。

  彼时彼刻,群山环绕,那些声音如咏似叹,但不是刻意表演的抒情。彼时淡季,又不是节假日,根本没什么游客。而念诵的僧众,认认真真,不徐不疾,悠然沉浸其中。我不懂具体的词句,却被唱歌一般的咏叹慰藉。

  之前萦绕心头的一股哀伤,不知不觉间淡了下去。

  下山后,数年过去,朋友们各有各的造化,天翻地覆的改变谈不上,但在各自的路途上依然前行。惠终于开了梦寐以求的茶艺馆,阿绿享受做母亲的快乐,高个子男孩继续自由自在,时间久了家人发现他大概就是个散漫的孩子,便随他去了。

  谁无烦恼?人皆有烦恼。何处能让心境平复?其实,启悟无处不在,一枝花、一首歌、一幅画、一段晨钟暮鼓,都能令灵魂宽慰。

  山里的鼓声,看似巧遇,或许也是一种必然。

  (编辑 张建 445718228@qq.com,西米绘图)

往期

    山中的暮鼓

    扫百万书,读万里路